2013年司法厅将继续办好“八件实事”
发布日期:2013-01-18 10:28    浏览量:[]

省司法厅举办了由韩国企业及侨民代表参加的法律服务座谈会

四川监狱系统亲情帮教活动现场

省法律援助中心专职律师在成都锦江区劳务市场为求职者提供法律服务

政策惠民 服务为民 实事利民
  跨省为四川农民工讨薪、通过微博实施法律援助、帮外国商人解决生活难题……2012年,四川省司法厅践行警民亲,自觉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办好八件实事,有效促了社会发展。
  2013年,司法厅将继续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的事情。{帮讨薪}司法厅长打电话跨省帮老乡
  20121128日上午8点过,一位叫崔登明的广元农民工在微博上实名求助:他和百余名川籍工友讨薪未果不能回家,被困在鄂尔多斯的一处工地。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无水无电,只能啃冷馒头等待血汗钱。
  广元市法律援助中心新浪官方微博接到网友@求助,迅速向农民工代表核实情况,并上报四川省司法厅。李仲彬厅长立即按照微博留下的电话号码给崔登明打去了电话,表示家乡的司法系统和法律援助机构将为他们提供帮助。在多部门协调下,农民工们陆续领到工资,370万元欠薪基本到位。
  省司法厅微博管理人员说,四川省司法厅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中首个开通新浪政务微博发布厅,目前已提供了300多次法律服务,对崔登明的援助仅是其中之一。
{包打听}
为在川外国人提供法律服务
  如何办中国驾照?怎么给在中国出生的子女办户口?押金被房东扣押了咋办……外国朋友在川生活遇到的这些难题,也可以向司法厅求助。
  去年912日,四川省司法厅与韩国在川企业和侨民代表法律服务座谈会召开,这在全国尚属首次。会上,韩国在川企业代表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建议,司法厅均一一回应。但其中4个问题比较专业,无法当场解答,司法厅承诺会尽力提供帮助。会后,司法厅到相关部门走访协商,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个多月后的1021日下午3点,厅长李仲彬烧好了茶水,手握4份文件等候韩国商会代表到来。这4书面答复文件,分别回应了韩国在川企业提出的4个疑问,包括如何办理中国驾照、怎么给在中国出生的子女办户口、如何办理居留许可等。
  李仲彬说,外国人在四川遇到难题,都可把司法厅当作朋友,打电话、发微博向司法厅求助。这一次为韩国侨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是希望可以以点带面,为所有在川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让他们放心在四川生活、旅游、投资。{微普法}遇到法律难题请@四川司法2012年普法日,司法厅在微博上发布普法信息,并给市民发送普法短信,让更多的人获得法律知识。司法厅微博管理人员表示,公民如果遇到法律难题,都可以私信或者@四川司法求助。李仲彬说,每一个微博我都回应,这肯定办不到,但对带有倾向性的一些问题,我们都要作出回应。如果是涉及到市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马上就要作出回应,同时要协调帮助解决。
  四川省司法厅新浪政务微博去年2月开始运营,去年1016日,四川司法政务微博发布厅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率先上线。在四川司法政务微博的影响下,各市州司法行政单位也陆续开通政务微博。截至目前,全省已开通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和乐山市司法局等18个市州司法行政微博。四川司法还集结了130多个含部门、区县及乡镇司法行政微博,网络普法全面展开。
  去年11月,四川省司法政务微博发布厅荣获全国政法微博十佳应用奖。目前,该微博粉丝有37万余人,发布微博近7000条。
{促法治}
创建法治城市四川司法在行动
  2012年,省委、省政府把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正式纳入全省六五普法规划,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着。首批将评出6个法治城市、40个法治县(市、区)。为此,专门出台了创建考评实施办法,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经济法治建设、社会法治建设、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确定考评指标,首批法治城市即将亮相。
  全省各地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并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团,不少地方政府研究重大经济社会事项时都聘请律师参加。以律师为主体的法律服务队伍日益成为法治四川的生力军,律师参政议政、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公益事业、扶助弱势群体成绩斐然。全省律师行业共担任法律顾问3.9万家,代理各类诉讼案件10.6万件,办理非诉讼法律事务2.2万件。
  去年,全省有72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已建成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300个,接待受理大厅100余个,设立工作站5000余个,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2万件,为困难群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近6亿元;法律顾问进万村活动,目前设法律顾问的村级自治组织已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61.3%;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惠及民生,公证行业普遍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对贫困弱势群体减免公证费用1000余万元;司法鉴定行业对涉及农民工等工伤伤残鉴定实行鉴定费用减、免、缓政策,共减免鉴定费用120万元。
  目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都已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企事业单位调委会,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人民调解化纠纷促和谐活动中,共调处纠纷41.7万件,调解成功40.6万件,成功率97.3%,涉及协议金额36亿元。
  另外,在监狱、劳教(戒毒)、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中,我省司法系统强化亲情教育,有5万余名服刑在教和戒毒人员参与亲情帮教活动,有近4万名服刑在教和戒毒人员亲属、社会群众参与帮教工作,初步形成了开放式大教育的工作格局。
{警民亲}
改进作风用心服务群众
  2011714日,省司法厅通过新闻媒体将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向社会进行了公开,作出郑重承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把为民服务的评价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李仲彬厅长先后四次在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阳光政务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网及新浪四川同步直播的在线访谈栏目与广大网民直接交流。同时,省司法厅对每一件实事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将目标细化到每个单位,将责任分解到每个部门,纳入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目标绩效考评,作为检验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标准。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全体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为民,实事利民,警民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系统执法(执业)为民的工作理念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蔚成风气,服务群众八件实事有效推进,受到了社会好评。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件件关乎群众利益,事事关系民生改善,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创新管理、服务群众的集中体现。
{说新年}
2013年继续办好八件实事
  李仲彬说,新的一年,司法厅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司法部和省委政法委的决策部署,把全力建设平安四川、法治四川,打造过硬队伍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以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为抓手,为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和服务环境。多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的事情,把维护老百姓利益的事一件一件地做好,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一件一件地做好。
  华西都市报记者曹一莎摄影杨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