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律师事业健康发展 四川司法局长将“放权”律协
发布日期:2012-12-25 09:04    浏览量:[]

 

四川省律师协会七届五次理事会在成都举行
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对律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3日讯(记者 代朗)12月23日,四川省律师协会七届五次理事会在成都举行,会上总结了律协过去一年完成的工作并对来年进行了安排部署。针对目前部分地方律协会长仍由司法局长兼任的现象,出席会议的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明确表示,将尽快按程序实现有效退出。
  行政放权推动律师事业健康发展
  今年,四川省律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服务群众八件实事,充分发挥了律师在四川政治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仅在万名律师为民服务百日活动中,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人次达58200多次、办理社区法律援助案件3000多件、成功化解社区和乡村矛盾过万次、主动走访企业1200余次。在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工作中,更是为基层自治组织和城乡居民提供法律服务4.56万件次。
  四川省律协会长刘守民表示,今年律协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四川律师行业建设,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提升律师综合素质,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团结和引领全省律师围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八件实事为抓手,努力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为实现四川三个翻番、五个显著提升的奋斗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四川省律师行业协会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近年来为四川整个律师事业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但在部分地市州仍由司法局长兼任律协会长,该问题在全国很多省市都普遍存在。对此,四川省司法厅厅长李仲彬指出,行政部门和行业协会交叉在一起,不仅给管理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行业自我健康发展,四川将率先进行清理,尽快按程序实现有效退出。
  强化使命发挥四川律师行业作用
  会上,李仲彬在肯定四川律协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进一步做好四川律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律师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律师的地位和作用同一个国家的法治化程度是相辅相成的。”李仲彬首先谈到律师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强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他举例四川律师施杰推动醉驾入刑的成功,要求四川律师工作者既要成为国家法治建设的践行者,也要成为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在每一次法律服务的过程中,传播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李仲彬接着谈到律师在维护公平正义中的使命,“看看一些冤假错案的发生,往往是面对强大的公权力时缺乏第三方的及时介入和有效监督。”一名女律师顶风冒雪冒着生命危险出庭,最终为被告争取到了死缓改无期的结果,另一名被质疑高考作弊的学生也是在律师的帮助和努力下洗去不白之冤并圆梦大学,最后还因此改变志愿选择了法律专业。李仲彬通过这两件事情提醒广大律师,律师在维护公平正义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要求大家一定要格守信义,敢于仗义执言,“律师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经得起法律的检验,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谈到律师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责任时,李仲彬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政府的重要经济会议和重大经济活动都应该聘请律师参加,这样可以尽可能防止和减少政府决策失误。今年九月,韩国驻蓉领事馆和四川省司法厅共同开展了为在川韩国企业和侨民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李仲彬针对四川律师涉外实力不强的短板,要求律师行业要走业务高端化、服务专业化、竞争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路子,既要服务好本土企业,更要适应对外开放的需求,培育人才的同时也要引入人才和先进理念,做强做大四川律师业。
  最后,李仲彬特别强调了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律师应有的作用。“律师工作,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可以说每一场官司的背后往往都是当事人的利益、权利,甚至是身家性命。”李仲彬说,现在打不起官司、请不起律师的人还不少,而且都是农民工、残疾人、下岗工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律师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多位维权律师真实感人的故事,李仲彬要求四川广大律师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肩负社会责任,把法律援助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