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司法厅长:今天的我们更需要红军精神
发布日期:2012-01-19 12:58    浏览量:[]

慰问唐振华老红军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8日讯(记者 代朗 通讯员 杨茂摄影)“红军长征是一段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价值体系多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1月18日,四川省司法厅长李仲彬率队在春节前看望曾经工作在四川监狱系统的三位老革命,这也是四川监狱系统目前仍健在的最后三位老红军。对于目前由四川率先提出的长征路线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公众关注热点,李仲彬表示支持,并倡导发扬红军精神和传统。

 

老红军仍牵挂老区发展

 

  当天上午,李仲彬一行首先来到四川省医院的老干部病房,这里住着93岁高龄的老红军岳克。岳老1933年参加红军,家中一起参军的兄弟姐妹都牺牲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和一个儿子也牺牲在战场上,而她自己曾三进草原、经历大小战役无数,至今脑内还留有当年的弹片。这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已经无法下地行走,只能偶尔起床坐一坐。

  看到很多人来看望自己,老人的精神变得好起来,开始和大家摆起了龙门阵。虽然岳老会说错自己的年龄,但对当年的记忆却非常清晰,记得战火纷飞的岁月,记得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日子,记得她的名字还是毛主席亲自取的……。对于今天的生活,豁达开朗的岳老说,自己能活到今天就已经很幸福了。交谈中,老人也说起了心中的牵挂,那就是她离开后再也没找到机会回去过的南江山里老家,老家在她的印象里就是两个字,很穷。

  “现在南江和以前不一样了,高速路修通了,铁路也修通了,生活变得好起来了。”李仲彬大声向岳老汇报现在老区的情况,老人还有些不相信,因为她印象中回家的太难走了,都在山沟沟里面。李仲彬对老人说,现在中央和省委都非常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巴中还是重点扶持的对象,“我们南江还是现在的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的工作联系点和扶贫开发示范点,通乡和通村的路都修得很好。你老人家放心,我们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一定会发扬红军精神把工作干好,把老一辈的事业延续下去。”听了这一番解释,老人才真正露出了笑容。

 

岳克老人讲述当年的事情

 

今天更需要红军精神

 

  从省医院离开,李仲彬一行又驱车赶往绵阳,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唐振华和罗忠两位老红军。这两位老红军也已经年逾九旬,而且和岳克一样是在33年参加革命,并都曾在巴中战斗过。曾任巴中市委书记的李仲彬对当地的红军文化非常熟悉,和老人们摆谈起那些当年事、当年人和如今的情况如数家珍。“通南巴人民对中国解放事业贡献巨大,现在健在老红军最多的地方就在巴中。”李仲彬告诉记者,他在巴中工作七个年头,过了六个春节,对革命老区的土地、对老红军有非常特殊而深厚的感情。

  在巴中工作期间,李仲彬每年都会专门去看望当地的老红军,还邀请过老革命家的后代到巴中去看老区的发展和变化,“红军长征这段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那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英勇顽强。在前堵后追,还有天上飞机轰炸的情况下,完成长征二万五千里那真是了不起的。特别是这些老一辈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他们就是为了信仰,这个信仰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为了人民当家做主。”

  目前,四川多位学者倡议四川省牵头组织“长征路线”申遗的行动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对此李仲彬表示积极支持。一旦申遗成功,除了红色资源的开放能够给老区带来旅游等经济前景,李仲彬认为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更为重要,“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段历史,并到红军战士老前辈走过的路去熏陶一下,去体验一下,培养一种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红军精神。在价值体系多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