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接受监督 自觉接受监督 依法接受监督
发布日期:2013-09-06 09:10    浏览量:[]

——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部分领导干部谈心会上的讲话
2013815.根据录音整理)

李 仲 彬

刚才,成都、遂宁、雅安、资阳等地几位局长和监狱系统的几位监狱长围绕领导干部接受监督这个话题作了交流与探讨,我很受启发。我认为要有效解决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解决好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问题。

一、关于习惯接受监督的问题

说实话,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对待监督的心态是有问题的,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把上级的监督、领导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关心,心理上抵触;把同级的监督、班子成员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支持、不友好,心理上戒备;把下级的监督、群众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不拥护,心理上反感。总之,个别领导干部不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不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用权,害怕监督,躲避监督,甚至抵制监督。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领导干部是大有人在。大家都知道原广西自治区主席成克杰,他就不习惯接受监督,甚至还对有不同声音的同志进行打击报复。在1995年区党代会召开前夕,《广西日报》刊登了一篇《谨防数字出官》的评论员文章。文章对靠弄虚作假,编造数字搞虚假政绩的丑陋现象进行了批评。成克杰为此大为发火,多次指责批评这篇文章,还免了《广西日报》负责人的职。成克杰不习惯接受监督,听不进批评意见,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为什么我们有的领导干部不习惯接受监督呢?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根源就是官僚主义,脑子里“官本位”思想浓厚,做官当老爷,习惯于拍桌子、拍脑袋、拍胸脯,认为有监督,就要受制约,就要碍手碍脚,就体现不出自己的“地位”,体现不出自己的“魄力”,体现不出自己的“官威”。说到底,还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

 刚才遂宁的同志发言中谈到“领导干部接受监督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我很赞同这个观点。现代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加强对权力监督是政治文明的时代潮流,把权力置于监督之下是社会的进步文明。作为领导干部就要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时代要求,就必须习惯接受监督,否则,就要出问题,就要出大问题。可以说,这是一条规律。

 二、关于自觉接受监督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不论是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生活也好,凡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效果都很好;凡是不自觉自愿的、消极被动的,效果都很差。

同样的道理,接受监督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效果大不一样。自觉接受监督,就会把监督当作责任、当作帮助、当作动力,真心诚意地接受监督;不自觉接受监督,就会把监督当作障碍、当作多余、当作麻烦。这样的监督,只会是走过场,只会整成“水场合”,只会搞成形式主义……

刚才有的同志谈到,有的领导干部不喜欢公开,不喜欢透明,成天神秘兮兮的。我觉得这是没有底气,没有自信的表现。这些年,一些地方主动开放了“三会”,让“两代表一委员”列席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旁听人大常委会,有时还请与议题有关的老百姓参加会议,同时还可以提意见和建议。通过开放“三会”,党委政府在想什么,在做什么,群众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误会就会少得多,反对的声音也会少得多,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也会容易得多……其实,这也是群众工作,同时更是一种底气和自信的体现。

还有,前几年媒体报道过,有一个乡在网上全面公开财务账本,被称为全国第一个“全裸”乡镇。这种做法在当时还引起了一些争议,各种声音都有。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对的,各级国家机关不都要公开“三公”经费吗?政务公开,势在必行。我们必须要迈出这一步,早迈出,早有好处。

刚才大家谈政务公开、执法公开的一些做法,有的具有推广性,但我认为还要进一步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其实,作为领导干部做到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这是一件好事,这样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

三、关于依法接受监督的问题

领导干部个人手中的权力是公权。公权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决不能当成私有财产。公权就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运行,就必须在法律的监督下运行,任何权力滥用的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说习惯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还只是一种道德的范畴,体现在领导干部的主观意志上,那依法接受监督,则是一个法律的范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遵守法律。

 现实生活中,有个别领导干部认为,接受监督是自己的私事,我想接受监督就接受监督,我不想接受监督就不接受监督;我高兴接受监督就接受监督,我不高兴接受监督就不接受监督。

我认为,依法接受监督,是法律的规定。如果领导干部不依法接受监督,是对法律的藐视!是对法律的践踏!是对法治的破坏!这样的领导干部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在工作中专横跋扈,市委常委会成了他的“一言堂”,权力高度集中。在很多场合他还直言:“在郴州,我李大伦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即使对他有意见也不说,更谈不上监督了。最后,李大伦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缓。在狱中,他感叹到“官做到我这一步,也就没人敢监督了”。是没有人监督了,可是还有法律在监督你啊。你把依法接受监督视为儿戏,最终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只要领导干部带头依法接受监督,始终坚持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始终坚持依法办事,这样才能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

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在习惯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依法接受监督这个环节上做好了,做到位了,特别是在灵魂深处真正做到习惯了、自觉了、依法了,这就对了。这样的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东西就没有市场了。

刚才谈的都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